摘 要: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如果我们就经济抓经济,不把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常住人口等问题摆上位置,拿出举措,认真解决,广东就永远无法在GDP、城乡居民收入的人均水平上成为全国的排头兵,就始终难以创造社会治安的高水平,就长期不能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 ”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说:“推进“双转移”是关系广东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破解广东发展难题的有效办法。”
键词:转移;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问题与对策
仿佛在一夜之间,“双转移”正在成为广东提及率最高的政经术语。
这个广东人创造性发明的新词汇,是由“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而高度概括出来的。眼下,它正成为从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全省各市县甚至企业家的常用语,也成为各类调研和报告的关键词。
那什么是“双转移”么?
双转移:是广东创造性地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双转移”,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
“双转移”正成为广东提及率最高的政经术语。
“解决困扰广东发展很多年的难题,这将是一把好用的‘金钥匙’”———不止一位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如此形容。
在改革开放迎来30年的今天,作为先行地的广东一路高歌猛进,当前正面临着社会发展转型———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话来说,“广东的发展正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双转移”,正被很多有识之士视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助推器。
“双转移”,这个自去年底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以来的首个重要成果,也正被打造成广东发展转型的新引擎。
作为“双转移”之一的劳动力转移,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尤其是就地转移率越高。因此,在广东进行“双转移”之际,研究广东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将对“双转移”顺利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广东地区农村劳动力基本概况和特点: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231.56万人,其中,男劳动力1658.52万人,占51.32%;女劳动力1573.03万人,占48.68%。劳动力资源分布为:珠江三角洲9市1361.61万人,占全省总数四成左右;东翼647.58万人,西翼612.37万人,山区5市610.00万人,各占两成左右。
一、劳动力较年轻化,40岁以下的占60%以上
全省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496.74万人,占15.37%;21-30岁729.62万人,占22.58 %;31-40岁764.93万人,占23.67%;41-50岁625.13万人,占19.34%;50岁以上615.14万人,占19.04%。从全国平均水平看,20岁以下的占13.1%,21-30岁占17.3%,31-40岁占23.9%,41-50岁占20.7%,51岁以上占25%。全省低年龄组劳动力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高龄组则低于全国,可见全省劳动力资源比较年轻化。全省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在5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40岁以下的占60%以上。各区域劳动力年龄结构如表1:
青壮年劳动力比重,珠江三角洲地区高于其它地区,而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年龄组的比重则处于较低水平。20岁及以下青年劳动力,珠江三角洲地区只占13.68%,全省最高的西翼高达18.23%,这与西翼地区出生率长期较高、总体人口年龄结构较轻有关。20-40岁青壮年劳动力,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重为46.25%,最低的山区5市只有35.98%,珠江三角洲比山区高10个百分比以上。山区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打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偏高,而山区则偏低。
二、劳动力素质有较大提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重达70%以上
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70.60万人,占2.18%;小学文化程度868.05万人,占26.86%;初中文化程度1791.52万人,占55.44 %;高中文化程度447.59万人,占13.8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53.79万人,占1.66%。十年来,随着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地区“普九”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有很大提高。
由于农村地区非农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全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全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占0.2%。全省初中、高中和大学比重高于全国,而文盲和小学比重则低于全国。
各地劳动力文化程序有较大差异,珠江三角洲较高地区,山区高于东西两翼,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珠江三角洲为19.13%,东西两翼不到13%。
表2
各区域农村劳动力文化构成(%)
文化程度 | 全省 | 珠江三角洲9市 | 东翼 | 西翼 | 山区5市 |
文盲 | 2.18 | 1.11 | 2.36 | 3.59 | 2.99 |
小学 | 26.86 | 20.87 | 34.55 | 30.45 | 28.48 |
初中 | 55.44 | 58.87 | 50.63 | 53.78 | 54.55 |
高中 | 13.85 | 16.64 | 11.68 | 11.29 | 12.50 |
大专及以上 | 1.66 | 2.52 | 0.76 | 0.89 | 1.48 |
三、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二、三产业比重超过50%
农村从业人员2828.1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7.52 %,同期,全国比重为90.1%,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分布如下:第一产业占48.49%,第二产业占33.60%,第三产业占17.91%。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全省农村从业人员三大行业构成为57.25%,25.09%和17.25%,十年来,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全国三大产业比例分别为70.8%、15.6%和 13.6%,由于广东农村地区非农化和工业化程度较高,全省第一产业人员比重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二、三产业高于全国,尤其是第二产业,广东比全国高18个百分比。
各区域农村从业人员总量及构成如表3:珠江三角洲9市第一产业比重已降到25%,即农村人口中只有1/4是从事农业生产,全省最高的西翼在80%以上,山区5市在70%以上。第二产业比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超过50%,最低的西翼只有7%,山区5市在10%左右,各地就业结构差异较大。
表3
农村从业人员总量及构成(%)
| 全省 | 珠江三角洲 9市 | 东翼 | 西翼 | 山区5市 |
农村从业人员 总量(万人) | 2828.10 | 1222.91 | 555.87 | 516.97 | 532.33 |
第一产业(%) | 48.49 | 25.92 | 38.92 | 83.72 | 76.10 |
第二产业(%) | 33.60 | 53.15 | 37.27 | 7.63 | 10.06 |
第三产业(%) | 17.91 | 20.92 | 23.80 | 8.65 | 13.84 |
四、劳动力大量外出,65%的外出劳动力在外市从业
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728.95万人,外出从业人口占总在业人口1/4左右。其中,男劳动力432.21万人,占59.29%;女劳动力296.74万人,占40.71 %,外出人员中,男性多于女性。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山区外出劳动力最多,共有276.35万,约占全省总数的37.91%,其次为西翼206.35万,占 28.31%,两地约占全省外出劳动力的60—70%。珠江三角洲9市有150.31万,东翼95.94万。
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8.35%,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5.19%,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65.38%,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占1.08%。
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2.1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58.77%;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39.06%。
表4
农村外出劳动力流向及从业情况(%)
| 全省 | 珠江三角洲 9市 | 东翼 | 西翼 | 山区5市 |
外出从业劳动力 从业地区构成(%) |
|
|
|
|
|
乡外县内 | 18.35 | 33.98 | 25.51 | 12.92 | 11.41 |
县外市内 | 15.19 | 21.83 | 18.13 | 15.10 | 10.62 |
市外省内 | 65.38 | 42.66 | 55.09 | 70.75 | 77.31 |
省外 | 1.08 | 1.53 | 1.27 | 1.23 | 0.66 |
外出从业劳动力 产业构成(%) |
|
|
|
|
|
第一产业 | 2.18 | 2.59 | 1.80 | 2.74 | 1.66 |
第二产业 | 58.77 | 54.02 | 54.77 | 64.32 | 58.60 |
第三产业 | 39.06 | 43.39 | 43.43 | 32.95 | 39.74 |
二、 广东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要使其真正实现转移不回流,最终完成就业地点和就业岗位的转换,重要的条件就是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此,必须有就业的稳定和心理的适应。
“高流动性”成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典型特征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差。一是因为劳动者的就业技能与产业需求不相适应。一方面,产业升级和转型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大量已经转移和等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没有多少技能。由此,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失配现象,一边是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者,一边是大量的没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转移。二是因为个别企业逃避承担社会责任。受经济利益驱动,不少企业对待农村转移劳动力是只用“青春期”不用“更年期”,以短期劳动合同甚至是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雇用农村转移劳动力,人为地造成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不稳定。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在“噪音”影响下,一些企业选择了不恰当的方式逃避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为避免所谓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束,刻意在劳动合同上做文章,采取“逆向选择”的做法,违背立法者的初衷,给包括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内的不少劳动者的就业带来了新的不稳定。三是因为劳动者对形势判断失误。不少劳动者这山望着那山高,总以为下一份工作将是自己最好的工作,致使“高流动性”成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典型特征。
心理适应能力不强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
农村转移劳动力心理适应能力不强,一是由于部分农村劳动力对转移后的环境压力和工作压力心理准备不足,一旦来到村庄之外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受环境变化和工作负荷的双重压力,加上相当部分劳动者仍然保持着转移出来前的社会关系网络,未能建立和融入新的社会关系,孤独、沮丧、焦虑和无助等心理不适难以得到排解。二是由于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受挫后的心理调适不到位。人的一生都处在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其中,面对挫折学会自我调适或寻求在他人帮助下得到心理的及时调整,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个人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以及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等都至关重要。受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阅历、知识水平、视野以及个人生活和工作圈子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村劳动力面对挫折,要么是怨天尤人,要么是哀叹自己命运不济,进而影响其就业的稳定和职业发展。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准备心理和技能基础
事实上,就业稳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得以实现的基础。只有就业稳定才能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能有稳固的经济收入,为农村劳动力的最终转移提供物质基础;就业稳定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是市场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就业稳定能给农村转移劳动力形成稳定的预期。而心理适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的内在条件。心理适应实际上是农村劳动力在实现就业岗位、生活地点的空间转移后,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再社会化过程和转化,转化得顺利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积极的推动效应,并把新的就业岗位和生活地点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既满足自己的物质收益最大化的需要,又满足自己对新的生活方式的需要。
三、 广东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解决方法以及建议
为了积极应对就业新形势,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广东省将重点推出六大举措,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 将积极就业政策从城镇覆盖到农村。将扶持对象和就业补贴项目延伸覆盖到全体城乡劳动者,使农村劳动者得到更多实惠。
2. 全面实施“一户一技能计划”,建立农村劳动者普惠制技能培训制度,对45周岁以下、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本省农村劳动力提供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3.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把扶持创业的主体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促进全面创业,引导本地劳动力草根创业,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本土创业队伍,培育就业新的增长点,以创业促就业工作。
4. 鼓励企业吸纳广东省劳动力就业。对企业当年新招用广东省农村劳动力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的,给予企业社保补贴;对招用人员属农村贫困户劳动力、40岁以上和被征地农民的,同时给予企业岗位补贴;对吸纳本省农村劳动力达到一定比例的,给予企业税费优惠。
5. 加快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布局,将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延伸到乡镇、社区,对城乡劳动者实行公平待遇,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和融入城市。
6. 严格目标责任考评。按照“双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实行年度考核,严格考评内容、程序,确保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层层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