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惠州市第四届中职学校校长年会上,20多名中职学校校长就中职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服务‘双转移’”主题进行了探讨。本报精选部分观点以供参考。
1种模式可以推广
张才明(惠州市技校校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为企业服务,既有利于学校拓宽办学渠道、丰富办学形式、扩大办学规模,又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市技工学校顺利开展了校企合作培训工作,有效地把技工学校的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在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工作时,要充分了解合作企业的岗位信息,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绩效考核指标等;确定培训项目时,加强校企培训的沟通;不断完善培训技艺和方法;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检查培训效果。
“双轨直通车”让职教转起来
熊俊民(惠城职校校长):开通“双轨直通车”让中职教育在“双转移”中更快的转起来。所谓“双轨”是指每年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社会闲散人员,而“直通车”则是指将这两类人员直接安排在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或者技能培训:每年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安排到中职学校接受1到3年免费的职业教育,毕业后由政府、学校推荐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社会闲散人员则由当地政府统一组织、安排到中职学校或者是培训机构接受三个月的短期技能培训或者是就业、创业培训,结业后由政府、学校推荐就业或者指导就业。
3种方式可加强校企互动
朱伟平(惠州理工学校校长):有三种方式可以加强职业学校和企业界的联系和互动,全面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供需的有效结合和平衡。一是把握“双转移”的趋势,根据产业、行业的发展要求,开设能适应三年后产业、企业人才需求的有关专业进行人才培养。二是实现职业学校与产业对接,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三是通过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办车间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校园拓展模式这两个方面,在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上进行改革。
4个问题职校当前需解决
邓庆宁(惠州商业学校校长):一是职业学校必须通过加强人文教育,解决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打造职业学校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双引擎,成为了当前职业学校首要任务。二是职业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具有多维能力的教学团队。教师仅仅具有“双师”能力已不适应时代要求,老师要具有教师、技师、心理指导师和职业指导师的资格,从而能够全面指导学生成长的发展,我市实施的“四维教师”模式值得大力推广。三是职业学校必须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机制,打破学校教学边界,向社会延伸学校教育教学空间。四是职业学校必须建立与初级中学联动发展的机制,紧密对接九年义务教育,打造学校生源输送平台。
5项措施可服务“双转移”
吴汉朋(市电大校长):职业教育服务“双转移”的措施有五个。一是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对职业教育进行前瞻性规划,根据产业类别规划专业、招生规模。二是抢抓机遇、加大投入。中职学校应积极做好迎接“双转移”的准备,以争取更多办学资金;同时采取多种方式与企业联合办学。三是加强建设,练好内功。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双转移”的能力。四要贴近市场,产教结合。进一步加大与产业转移吻合的老专业的建设和完善,开设新的专业,并适时淘汰没有就业市场的专业。五是长短结合,多策并举。继续办好一批优质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