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让我不仅学到了保安的技能、技巧,而且学会了做人。”这是中江县辑庆职中毕业生、成都市成华区保安大队大队长刘章元对前去回访的老师的感谢。
2004年,刘章元进辑庆职中保安培训班学习。毕业后,凭着自己学到的扎实知识,不仅走出了山沟,而且意气风发,很快让人刮目相看。
其实,这只是我市农民工培训“学一门技术,找一份工作”的缩影。
“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这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作出把德阳打造成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基地的决定。因此,市领导凡讲经济必讲职教,强调职教的重要地位;因此,市领导跑遍了全市30所中高等职业学校,强调“在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充分的现阶段,政府推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政府推动,其实就是加强宏观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和经费统筹。其结果,仅市政府设立的职教专项经费5年就增长10倍,从2005年起增加到300万元。
同时,创新体制,让市场驱动。不仅鼓励公办学校与企业学校、民办学校合作,而且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职业学校。近两年全市就引进民间资金3亿元,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民办职业院校应运而生,仅2005年全市就培训农民工15万人次。
不仅扩大办学规模,而且推出“阳光工程”,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培训。据统计,仅中江县依托“阳光工程”,2005年就培训6026人,受惠农民工转移就业后,人均月收入比未接受培训人员高出385元,真是“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培训能手
“2005年种了38万袋,产值60多万元,纯收入17万多元。去年种了45万袋,产值80多万元,纯收入近20万元。”绵竹市武都镇新开村食用菌种植能手左顺洋向参观者介绍。
从几年前外出打工的失意者,到如今的致富能手,左顺洋吸收的就是市“2112”教育富民工程的营养。
市委、市政府把实施“2112”教育富民工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近3年投入建设经费1000多万元。在项目引进推广工作中,强调结合当地实际,突出项目的高新性和实用性。
各县(市、区)都成立了“2112”教育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采取政府拨一点、教育附加费按比例解决一点、成校实体创收一点、社会资助一点等多渠道落实经费;在人员落实上,实行专兼职教师结合,同时聘请农技专家专场指导,保证技校培训师资。
目前,全市75%以上乡镇实施了这一工程,引进、推广各类先进农业实用技术项目350个,年直接创农业增加值1亿多元;建立种植、养殖、加工等示范基地270个,扶持科技示范户2460户,示范户人均纯收入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倍。绵竹市武都镇在实施“2112”教育富民工程中,成长起一批致富能手,带动了一批产业,把本地劳动力都“拴”在产业链上,从而创造了“就地培训、就地创业、就地转移、就地致富”的转移培训模式,使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全部转移到二、三产业中来。
培训老板
“今年春茧卖了5000多元,夏、晚秋茧也都卖了5000多元,全年纯收入1万多元。“去年11月20日,记者采访旌阳区通江镇失地农民李秀英时,她满脸高兴地告诉记者,并强调刚刚起步,因为桑树到2008年才到盛产期,到时一季可以喂蚕100张。
从一个失地失业农民,到一个承包45亩荒山栽桑养蚕的老板,这惊人的变化就来自于农民工创业培训班。
那是2004年,市就业服务管理局为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其自主创业技能和市场竞争能力,从全市挑选出有强烈创业愿望和创业意识,并打算开办小企业人员105人,免费举办为期长达两个多月的培训班。理论学习,邀请四川大学等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教做小老板的基本功、听取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实际操作,组织学员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实施创业计划,跟踪帮助学员创业。
2006年4月,市农民创业者创业培训实验班开班。学员乔大久告诉记者,通过专家“洗脑”,才充分认识到办企业靠选好项目和科学管理,因为商机是最大的财富。市就业局培训科科长马万贤透露,这个班最大的亮点是我市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政策后,首次免费开办。
尽管这只是一个班36名学员,但它代表方向,喻示后劲。
在改革中探索出路,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全市农民工培训坚持区域、社会经济统筹发展,彰显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惠及人的理念——这正是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