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政府召开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市政府副市长、联席会议召集人谭栖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方佳军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四方协议》签署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部和国务院三峡办的指导下,市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试验区建设并取得一定进展。一是试点工作成效初显。确立了“职教移民、职教富民、职教助民”和“两个全覆盖”的工作思路。探索了“园校互动、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普职融通、城乡合作”的培养模式,“订单培训、转移输出”的培训模式,“政府买单、统建统管”的建设模式。二是基础能力得到增强。推进“1+15”培训基地建设,投入资金6.95亿元。投入2.12亿元,新增2所国家级和2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中央和市级财政安排库区职教专项资金4871万元。三是改革创新纵深推进。深化“园校互动、校企融合”,已建设3个职业教育园区。规划新建5个职业教育园区。在江津区组建了重庆工商职教集团。四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市中职学校招收8.3万余名库区群众子女,其中移民1.2万名,库区中职学校毕业生5.9万名,其中0.89万名移民学生顺利实现就业。面向库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2万人次,其中移民技能培训3.5万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42.3万人次,其中移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1.4万人次。五是保障措施逐步健全。市政府建立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教育和移民的副市长任召集人。推进移民免费中职教育,向库区拨付资金3.74亿元,13.9万名库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教师计划,特聘紧缺专业教师69名,培训专业教师120名。
会议指出,此次会议既是联席会,也是总结会,还是布置会。一是要进一步理顺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完善措施,为推进试验区建设夯实基础。二是要结合“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主题年,推动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理念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模式方式创新。三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对新增劳动力开展职业教育,对年龄偏大的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四是要认真编制后三峡规划,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坚持资金统筹、多元投入、整合资源的原则。五是要争取各方对口支援库区,特别要争取教育部协调发达省市教育系统和职业院校对口帮扶库区职业教育。六是要争取特殊的政策,采取特殊的措施,扎实推进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建设。
会议提出,2010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成“一个目标”。面向库区招收8.8万人接受中职教育,其中移民1.3万人,资助移民就读中等职业学校2.5万人,开展移民二、三产业技能培训4万人,移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库区移民劳动力新增就业4.5万人,库区城镇调查失业率降低一个百分点。二是整合“两大资源”。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动库区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优质化、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路子。整合教育、移民、农业、扶贫、人力社保等部门的培训资金,打捆使用,统筹安排。三是建立“三级帮扶”。争取中央各部委、兄弟省市、中央企业和主城区“四对一”的对口支援新格局。争取教育部、国务院三峡办组织经济发达省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利用城市地区优质职教资源,积极开展城市与三峡库区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四是深化“四项改革”。改革办学模式,推动教产结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改革培养模式,切实落实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普遍推行仿真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模式,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模式。五是抓好“五项工作”。总结巫山县试点工作经验,建立试点成果推广机制。举办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首届移民培训职业技能大赛。深入实施《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全面加强专业教师培训。编写三峡库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免费发放给库区移民使用。研究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对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技能人才培养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