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汪洋
要千方百计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方面要鼓励本地学生就读当地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教育和岗前实用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和输出具有较高技能和素质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产业转移园内企业原则上大部分要使用当地劳动力。
———广东省省长 黄华华
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工人;有什么样技能素质的产业工人,就能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当前,广东经济正面临深刻转型,然而,其就业结构与劳动者素质却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的要求。在这个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种配套措施即将出台,制约广东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等诸多深层次难题可望迎刃而解。
两千万外来大军
技能型不到两成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多年来,广东是全国第一农民工用工大省,聚集了旺盛的人气,外来工用辛勤的汗水,为广东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人气十足的背后,广东劳动力就业结构仍是隐忧处处。
从质量上看,广东外省劳动力多达1900万,比江苏(400万)、浙江(700万)和上海(450万)二省一市之和还要多。然而,这些外省劳动力中,技能劳动者只占16.68%,上海和浙江则达到了34.5%和27.6%。这样的素质结构,难以支撑广东的产业升级转移。
即使是从数量上看,广东的外省劳动力也不再是无限供给。进入新世纪,出现了“民工潮”向“民工荒”转变的趋势,很多企业已感受到“缺工”的压力。此外,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长期依靠大量外来劳动力。去年广东流动就业总数2620万人,其中本省只有720万人,仅占27.5%,而江苏、浙江分别为66.7%和63.2%。
大量外来劳动力聚集在珠三角,还带来了社会管理压力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如果不解决好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太多、外来劳动力数量太多的问题,“广东就永远无法在GDP、城乡居民收入的人均水平上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本省劳动力分布
仍徘徊第一产业
显然,广东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本土劳动力,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目前广东全省还有550万农业富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另外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也达55万人。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始终是一个客观现实。据统计,改革开放近30年间,广东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一直徘徊在1500万-1600万人之间。广东经济发展了,但本省大量劳动力仍滞留在第一产业,产业升级带动就业结构变化并不明显。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滞后了,农民增收就比较缓慢,城乡差距就会不断扩大。去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比高达3.2倍,明显大于江苏的2.52倍和浙江的2.49倍。
因此,只有采取有力措施,把珠三角的部分劳动密集产业转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的双向转移,才能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全省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号角,由此嘹亮吹响!
省内劳动力转移
技能偏低是难题
广东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者技能偏低,是其转化为适应产业升级和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技能人才最主要的“拦路虎”。
近年来,广东城乡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9%,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占75.3%;农村劳动力82.3%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84%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这些没有多少技能的本地劳动力,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转出去也干不长。
事实上,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并且已经显现良好成效。而在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的双转移的宏大工程中,通过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培训载体建设、强化转移就业公共服务、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广东劳动力转移将可实现飞跃。
专家预计,如果对全省45岁以下中青年农民提供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广东劳动力职业培训将一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到2012年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00万人,则每年农村居民可新增非农务工收入1500亿元以上,将带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人均GDP大幅提高,对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专家视角
“有形之手”引导转移
“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基于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也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大手笔!”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谌新民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这样表示。
政府出手加快转移进程
谌新民认为,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在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珠三角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再按原来的靠大量投入资源、大幅消耗环境、大量使用劳动力而经济效率又较低的“三高一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特别是这几年出现的所谓“民工荒”,已经给珠三角过分倚重劳动密集型产业敲响了警钟。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市场机制仍应发挥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谌新民说,劳动力转移的市场机制还未完全成熟,还存在着户籍、社保等多种制约因素,同时,市场调节的作用过程较为缓慢,客观现实也不允许广东慢慢等待。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作出双转移的重大决策,通过“有形之手”加快这一进程,正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重要举措。
改变劳动力“候鸟式”转移
谌新民分析,目前广东仍然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这说明转移的拉力和推力不够。这些待转移的劳动力多数技能偏低,就算转移出去,也只能从事一些低端的工作,收入不高,缺乏转移的强烈意愿。因此,推动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要让富余劳动力找到工作,而且是有吸引力的工作,这就需要加大培训力度。而且,这种转移也不是目前“候鸟式”的打工,还要考虑到户籍、子女教育等相关的配套。显然,要达到这些目的,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和配套,包括在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多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打破过去劳动力转移中的封闭链条。
谌新民表示,这一过程中也将意味着一系列相关考核指标将发生变化。GDP是重要的,不能忽视,但不能唯GDP论。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设计,有助于统一认识,在促进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数看广东
去年广东流动就业总数2620万人,其中本省只有720万人,仅占27.5%。
广东城乡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9%,农村劳动力82.3%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84%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
近三年以来,全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35.5万人,转移257.5万人,成效显著。
成功案例
培训班助农户脱贫奔康
海丰县人口78万人,农村人口约5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约29.1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1.3万,已转移的富余劳动力7.5万人,还有3.8万人仍需转移。
从2005年起,海丰县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至去年底,共开办就业培训班439期26358人,人均收入提高400元,使1.2万户农村贫困户脱贫奔康。
“智力扶贫”改变命运
近年,广东开展了吸收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减免费入读技工学校的“智力扶贫工程”,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
清远山区青年欧国平是一个典型。他是清远市桃源镇渔汕村人,家庭生活困难。在政府关心下,欧国平成为广东第一批智力扶贫生,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推荐到一家发电厂工作,现在一个月的收入3500元以上,每个月可以往家里寄2000元。他说:“现在家里不用为妹妹上学的费用发愁了,以前根本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