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15日,由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指导,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职业技能标准发布暨工业机器人竞赛启动大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全国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300多名代表人参加了会议。我校邓志久校长出席大会并被授予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产业专业委员会委员。本次大会正式发布了《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和《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二个职业技能标准。
“工业机器人产业职业技能标准的发布暨工业机器人竞赛的启动价值重大、意义深远。相关标准发布后将应用到工业机器人行业技能人才能力等级认定工作中,这对于宣贯机器人职业技能标准、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中国制造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对工业机器人的光辉未来寄予了希望,并致力于为振兴数控系统和机器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与两项职业技能标准的行业发布谈了三点意见。
一是发展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意义。当前,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当今工业革命创新的重要标志。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机器人产业自身迅猛发展的同时,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力强有力地带动了应用领域的转型升级。
二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处于上升通道。《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将机器人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1/4。已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产业发展处于上升通道。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动向。
三是“十三五”时期是决定我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我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于及时抢抓重大发展机遇,保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的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我相信,在政、产、学、研、用各界的通力合作下,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更大的发展。
中国工业报社长特别助理贺时健在致辞中表示,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标准的出台对于弘扬工匠精神、支持国家制造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劳动者素质、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快捷通道、提升全行业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非常期待“工业机器人竞赛大会”的精彩展现。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智慧中国杂志社社长徐东华重点向与会代表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和未来运行趋势。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执行主任史仲光介绍了两项职业技能标准的特点以及近年来开展的职业发展与评价研究成果情况。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博士、高级工程师王广炎会上介绍了编写情况并对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充满了期望。王广炎介绍,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33万多台。机器人应用密度49台/万人,智能机器人产业也在迅猛发展。目前国内涌现了一批实力比较强的机器人企业,自主研发产品的批量上市降低了机器人的应用成本。另一方面随着用工荒和用工成本的增加,企业选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的意愿同时也在增长,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将渗透到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
宝山技校作为我国较早开展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专业建设,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为学校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