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大学毕业生要经历“见习”期才能找到工作。记者采访发现,大学毕业生“见习”引发的“冲突”不断: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说,自己的权益在见习期间得不到应有保障;一些用人单位则说,让你见习没说一定会录用你……
谁来保障毕业生“见习”期权益?
毕业于武汉某高校的小张当年就读的是一所三类本科院校。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称心如意工作的她,现在一家民营企业见习。谈起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小张很不满意:“做的事情很多很杂,比正式员工还要累,公司给的补贴很少,连吃盒饭和坐公交车都不够。这些还可以忍受,担忧的是公司一直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今年到底招不招人,招多少人,心一直悬着。”
即使这样,小张还是打算继续见习。“希望能够好好表现争取留下来,如果不干还得再去找工作,到其他地方也是一样,都得经历这个阶段。”小张无奈地说。
小张是武汉人,平时吃住在家里,在食宿方面花费较少,而在外地见习的大学毕业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今年毕业于山东某高校的小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考研上,结果考研没通过。快毕业时,他去北京以前实习过的单位见习,但直到现在,单位除了给他少量补助外,没有录用他的意思。
“在北京的花费很高,单位给的那点补助离需要差很远。毕业了每月还向家里要钱实在不好意思,不想耗下去了。”小陈说:“实习了这么久,单位也没说是否会录用,要是哪天他们说不要了,一点办法也没有。人家没跟你签合同,也没给你什么承诺,不要很正常。”
据了解,有些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毕业生见习期满后换人上岗,如此周而复始,既满足了企业劳动力的需求,又逃避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周运清教授说:“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权益得不到保障,实际上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供大于求,工作不好找,大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很容易被不法企业利用。”
“天之骄子”优势不再
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4万人,而2006年413万。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随之增加。
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与失业处负责人刘鸿说:“以往我们工作的重点是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现在转向了高校毕业生。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也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但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前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逐渐成为新的失业群体。”
找工作难,已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挂在嘴边的话题。专家指出,在整个就业问题中,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有其特殊性与尖锐性。一方面,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数量急速增长,硕士研究生改制两年后,每年的研究生毕业人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大城市、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据悉,某大学招聘数十个行政岗位,待遇并不高,投简历应聘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却超过1000人。
刘鸿认为,目前大学毕业生缺乏的不仅仅是岗位,还有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很多学生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认为自己花那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不能随便找个工作就打发了。实际上,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改变。
周运清教授认为,除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未改变之外,高等教育的一些弊端,也是大学毕业生成为新失业群体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应该考虑到社会的实际需求,但目前许多大学的专业设置陈旧。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周运清说,“而且大学教的主要是书本知识,其检验标准与基础教育相似,仍然是考试,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知识从积累到使用的过程并没有很好完成。虽然说当前很多学校安排学生在校期间实习,但是因为教育的指导方向和考核标准没有改变,很多学生只是接触到了实际,却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一位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确有不合理的方面,但这对于大学生都是一样的,同样是在这种制度下学习,有些人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有些人不能,说明个人能力有差异,内因是根本,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社会才是最重要的。
权益保障应从用人单位做起
在一些正规企业,毕业生的权益往往会得到更好的保障。据华中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丽华介绍,作为武汉市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他们比较重视接纳高校毕业生见习,也与一些高校签定了相关协议,注重对见习生的培养。“这样可以发现适合我们企业的人才,建设企业的后续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企业。”她说。
张丽华介绍,华中科技对见习生的补贴标准十分明晰,每天研究生15元,本科生10元,专科生8元。毕业生被安排到与专业相关的部门见习。招聘计划根据企业需求和见习生的表现确定,并且制定了严格的录用制度。今年在此单位见习的高校毕业生有90人,其中73人被录取。
杨经理是一家网络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他说:“刚毕业的见习生,企业需要投入很大的培养成本,频繁‘解雇’见习生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方式只会伤害到企业本身。所以,一些快速发展中的有远见的企业,不会把见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而更注重成熟的、稳定的团队培养。”
专家认为,企业作为毕业生见习的优势方,它的行为直接决定着毕业生权益是否受到保障。相关部门除了制定政